毛泽东怎样开展调查研究

作者:苏亮 时间:2022-04-08 点击数:

毛泽东多次强调“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,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”,把调查研究作为认识世界的途径,并身体力行地在各个时期广泛地开展调查研究。毛泽东的调查具有躬身入局和尊人民为师的显著特征,且对调查的结果研究,始终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,三者统一体现于调查研究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。

躬身入局:“一到下面去跟群众接触,就能感到有生命”

毛泽东认为“一到下面去跟群众接触,就能感到有生命”,并“躬身入局”,深入人民群众之中,向人民学习,拜群众为师。

调研前充分做准备。毛泽东一生开展的多次调研活动,在调研前都一般会做准备,经过“打腹稿”,事先思考调研方案,有些调研他还拟定调查提纲,列出大纲和细目,做足各项准备。例如在韶山银田寺座谈中,他提出的调研问题就有:区乡农会的组织发展如何?农会干部的成分怎样?办审公道不公道?农会办了些什么好事?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了解,他最终取得了丰硕的调研成果。

高质量召开座谈会。毛泽东非常重视通过大范围地开高质量的座谈会以听到真话。他每次召开调查会,规模、人数都会视情况而定,座谈会对象尽可能具有广泛性、代表性。例如在1927年对湘潭、湘乡、衡山、醴陵、长沙的调研中,毛泽东调查的对象就比较广泛,包括各县的党、政、工、农、团,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和一般人员,参与人数较多。在韶山银田寺调研中,毛泽东善于启发在场每一个人的话匣子,让大家敞开心扉发言。当时现场有30多人,大家一起讨论,甚至还相互争论,在大家的争论中,毛泽东通过去粗取精听真话,自己对实情的辨别也就越来越清晰。

读万卷书行万里路。毛泽东是践行读书与调研相结合的典范,始终倡导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”。据湖南党史陈列馆资料统计,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,他开展的调查研究不下60次;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,他到各地调研不下57次、约2851天,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他有约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调研。毛泽东正是始终根植于调查研究,才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、方法论,以正确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。

尊人民为师:“要和群众做朋友,而不是去做侦探”

在革命斗争年代,尽管调查环境复杂艰苦,毛泽东都积极开展调查,哪怕是战火纷飞的情况下,也能沉心调研,始终依靠人民群众,确保调研收到明显成效。

甘当小学生。毛泽东认为“甘当小学生”的调查,是制定正确路线、方针、政策的基础和保障。他以满腔的热忱,以“小学生”的姿态,尊人民为师,不懂就问,不清楚就问,不了解就问。在毛泽东的影响下,以他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调查,大多做到了“空杯心态”,非常务实、不走过场、不搞形式主义,体现了崇高风范和优良作风。

始终依靠群众。毛泽东在长期的社会调查工作中始终依靠群众,带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,急人民所急、想人民所想。他认为,在调研中要做到与人民群众惺惺相惜,“要和群众做朋友,而不是去做侦探”。毛泽东乐于深入群众、深入基层,善于和社会各界人士交朋友,体现了人民情怀,因此调研对象对他知无不言、言无不尽,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他的认可和尊重。

与调查对象交心。毛泽东开展调查,善于通过全面掌握基本情况和典型访谈的方式,与对象以心交心,了解真正的实情。例如,1925年2月至8月,毛泽东在韶山200多天,大半的时间都在进行调查。针对不同类型的典型,他一家一家走访,一个人一个人长谈,并尽可能扩大覆盖面。社会上对组织开展的农民运动到底是“好得很”还是“糟得很”的表扬和批评,他都认真倾听、虚心接受。对于农民运动中的“农民问题”,解决得好的和坏的情况都去了解,以全面掌握基本情况。1926年12月,时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,找来老家的壮年佃农张连初,诚心与他进行面对面、一对一的交流,了解他家里的基本情况,包括粮食、猪油、茶叶等支出情况,以及粮食收成、喂猪、工食等在内的收入情况都进行详细记录。他通过“以心交心”“解剖麻雀”的方式,搞好典型访谈,了解真正实情,为下一步决策和工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。

实事求是:“一是一,二是二”

毛泽东长期坚持从实践中来,到实践中去,认为调查和研究一定要“一是一,二是二”,务实地开展调查和研究。

养成长期开展调研的习惯。毛泽东指出,“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,时时进行实际调查。”他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制定的许多路线方针政策,都是长期以实事求是态度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。他认为:“调查就像‘十月怀胎’,解决问题就像‘一朝分娩’。调查就是解决问题。”因此,毛泽东无论在革命时期,还是建设时期,都将调查研究作为一种基本的工作方法,经常使用、熟练使用。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,很多新问题涌现,为了探究问题之因,扭转困难之势,毛泽东向全党发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。从身边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开始,以上率下,号召大家提高调查研究能力,始终依靠“问策于民”的调查研究来推动问题破解。

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。毛泽东经常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,通过深入基层了解情况,在找到事物症结的基础上,发现问题,并及时提出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的办法。例如,1927年1月在湘乡考察农运时,农会委员长陪一个农民找到毛泽东,农民有一头牛脚跌断了,再不能耕田,农民想把废牛杀了换条小牛,但县里规定禁止杀牛,且未明确废牛能否宰杀,所以这位农会干部不好做主,特请毛泽东出主意。毛泽东充分了解情况后提出自己的观点:“县里这个规定很好,是对的;但农民遵守规章,来请示农会,我看这条废牛,可以根据实际情况,又不损害农民利益,就按农民的想法做要得。”

调查后认真思考总结。毛泽东注重理论总结,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,在思考中不断提高真研究问题的能力。例如,毛泽东长期深入群众调研一线,听真话、察真情,善于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分析研究材料,透过复杂现象洞察事物的本质规律。他撰写的《中国佃农生活举例》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就是典型代表。

在革命和建设时期,毛泽东思考问题、作决策,都把调查研究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,因此提出了很多适合中国实际的好思路、好方法、好举措。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既扎实做到了身到和心到的知行合一,也为自己不断涵育了实事求是的优秀品格。

 Copyright©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. 山东警察学院·版权所有